产品中心

普陀学子在这里探究纤维秩序的奥秘

时间: 2023-11-20 23:11:48 |   作者: 产品中心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中指出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方法,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要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来开展劳动课程。

  依托《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中面向五六年级学生的“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和“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劳动任务群和劳动要求构建起《纤维的秩序》创造性劳动课程框架,融合家政劳动实验室的空间特色,充分的利用实验技术装备,并结合多学科知识点打造广而深的课程内容:

  以布料中的纤维作为研究对象,沿着观察-实验-创造的研究路径,从宏观到微观、从解构到重构、从理解到创造,使学生对布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建立全面的认知、理解布料特性与纤维之间的联系以及纤维的排布方式与布料状态间的关系,并能利用织布机的原理完成布料的创作,进一步能在创造性劳动过程中提出劳动工具、工序、方法的创新。

  日前,新普陀小学的同学们来到普陀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长风新校区的家政劳动实验室,参与了“纤维的秩序”创造性劳动课程。在120分钟的探究课程中,同学们从“线是如何变成布的”到“运用多种观察方法探究不同布料中纤维的排布方式”再到“褶皱、污渍、破损的布料中纤维的实验探索与比较分析”,最后在理解织布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完成一块布料的创作,并尝试提出一些创作过程中关于劳动技术创新的思考。

  同学们来到家政劳动实验室,看到桌面上摆放着显微镜、电熨斗、各种布料样品、棉线、还有一些织布工具,猜想“难道今天我们要织布吗?”没错,今天的课程不仅要织布,还要一起来探究布料内部的神奇世界。

  “纤维的秩序”课程从这样一个问题开始——“线是如何变成布的呢?”这并没有难倒新普陀小学的同学们,“布料有经线和纬线,把经线和纬线紧密交织在一起,线就不会散开,就变成了布。”一位课外知识十分丰富的同学准确地介绍了布料的构成。接着同学们观看了一个短片,了解到工人们从绵羊身上收获羊毛,然后通过清洗和梳理后将羊毛纤维制成羊毛线,把羊毛线编在一起就成了平时见到的线卷,再用织布机一上一下地把羊毛线编织成十字网格,就织成了一块布。

  同学们知道了线通过编织便成了布料,那布料中的纤维是如何排布的呢?不同的布料内部纤维的秩序是一样的吗?该如何“看见”布料内部的纤维呢?同学们立马想到可以将布料用力拉扯开,这样便露出了纤维之间的缝隙。还有别的办法吗?“可以透过光线观察布料,能够正常的看到布料中有纵横交错的纤维”“还可以用手来触摸帆布表面,这种凹凹凸凸的感觉就是布料的纤维。”每组同学自主探究了多种布料样本,并将所“看到”的纤维秩序记录下来。

  还能“看”得更加微观吗?同学们尝试借助显微镜来观察样本布料,首先大家学习了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然后将不同的布料放进显微镜下来仔仔细细地观察,仔细调焦后,视野逐渐清晰,一个神奇的微观世界展现在眼前。

  有了显微镜的帮助,能清楚看到微观世界里纤维穿插和排列,接下来大家试着探究布料变皱、变脏、变破是否与纤维有关。同学们把布料放进洗衣机里清洗、烘干、用熨斗将布料烫皱、熨平、将布料染色、把布料撕破、把布料剪开……大家想到了各种各样的改变布料的方法,准备一探究竟。

  同学们操作显微镜和各种家用电器的技术越来越熟练,这极大方便了探究实验,此时陌生的技术不再是探究的障碍,而真正成了研究工具,极大地拓展了探究局限。

  在实验完成后,同学们将探究结果与实验样本一一对应,通过观察和比较,大家有了很多发现:“我们得知不同布料的纤维排列是不同的,有些是整齐的十字结构,有些是杂乱无章的,有些是麻花辫的样子编在一起的。”“我们还发现湿布料的纤维比干布料的纤维更肿一点,在显微镜下看像是被水泡肿了一样。”“我们做了对比实验,发现剪刀剪断的布料边缘十分整齐,但是手撕开的布料边缘是很毛糙的。”“我们得知湿润的布料纤维在显微镜下非常工整,纤维间的缝隙很清晰,但干的布料在显微镜下每一根纤维的边缘都有很多毛絮。”“我们还发现布料染色的过程是颜料沿着纤维走向发展的过程,不一样的颜色晕染在一起也是纤维内部晕染”。

  深入探究了布料与纤维中的科学规律后,大家将视线转向织布这种生产劳动,同学们学习了织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为便于理解,老师教大家将经线为一组,这样在每组间穿过纬线,不断重复就可以将棉线牢固地固定在一起了。

  进入创作环节,同学们将利用织布机的原理在织布板上用棉线创作出一块有秩序的布料。首先大家两两配合将经线依次缠绕在两端的锯齿处,拉紧并打结,然后把纬线缠在梭子上,一上一下地交替穿过单双数两组经线。

  在穿纬线的时候,有的同学发现可以把纬线对折几次,这样不但可以提升穿线的效率,还能织出不同图案的布料,于是大家纷纷开始在创作布的同时思考怎么样改进织布工具。

  将穿好的纬线用梭子压紧并调整整齐,然后再进行下一轮穿线,随着纬线和经线不断交织,一块块布料初见雏形。

  最终每一组同学都创造出了一块独一无二的布料,而且有两组同学还对课堂中的织布工具进行了改进:一名同学为大家提供了折叠纬线和多组经线同时穿插的灵感,帮助其他同学提高了织布的效率;另一组同学在织布的过程中,发现当纬线短于梭子长度的时候,梭子便很难穿过经线的框,于是他们想到可以将棉线捻成一股,然后直接把一股棉线穿过经线便可以了,这样两位同学就可以一名加工棉线段,另一名负责穿过经线,不仅解决了织布工具的缺点也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纤维的秩序”课程中,同学们聚焦布料中的纤维,运用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多维度理解了布料与纤维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并利用多种劳动工具来辅助自主探究过程,并应用织布原理来创作出全新的纤维的秩序,基于如此深刻的理解,进一步提出了劳动工具与生产的全部过程的创新想法,他们将以此为起点,在未来的劳动中展现创新精神,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