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无锡申新三厂民族纺织业的典范它铸就了一个百年名企

时间: 2023-11-16 14:52:57 |   作者: 喷气织机

  无锡一棉,原名“无锡申新第三纺织厂”(简称“申三”),是由中国近代著名民族工业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于1919年创办。申三创建的前几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洋货在我国市场骤然减少,棉纱价格猛涨。当时,荣德生认为“可放手做纱、粉,必需品也。”于是,胸怀“实业救国”理想的荣氏兄弟在1915年退出了参股的无锡振新纱厂,想自己创办更大规模的纺织厂。荣氏兄弟在退出振新纱厂的当年春季,就与人合股在上海创办了申新一厂,1917年又在上海创办了申新二厂,所以在无锡创办第三家纺织厂时,就取名为“申新三厂”。

  申三创建时,考虑到运输方便,地址就选在隋唐“古运河”无锡梁溪河畔的两岸。但就在申三破土动工之时,有人以重建位于申三地基上的“五洞桥”为由进行阻挠,双方为此打起了一场官司。受此影响,申三建厂被拖延,直到1920年才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可当纱厂厂房建好后,订购的英、美纺纱设备又迟迟未到。几经波折,直到1921年年底纱厂才投产试运行,布厂到1922年10月才建成投产。

  初建的申三,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设备,共有纱锭50000枚、布机500台、电机3200千瓦、轧花机80台,年产棉纱3万余件、棉布30万匹,工人4700人,规模为内地之最,并且聘请了技术管理的专业人才,办成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纺织工厂。

  申三投产后,当年即有盈利。后续5年,因时局多变,经营起伏不定,有盈有亏。但从1928年至1936年,持续9年,年年有盈,而且添机增股,规模扩展,经营发展状况在申新各厂中为最佳。1936年的时候,申三已有纱锭67920枚、布机1478台、新老发电机7400千瓦,年产棉纱近5.8万件、棉布88万余匹,销售额接近1800万元。

  同时,在申三投产后的十几年里,在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经营销售的策略等方面也均有独到之处,尤其在革新管理中,逐步舍弃了“工头制”管理模式,实行了仿照日本纱厂“工程师制”的管理方式,所创建的申新职员养成所,特别是劳工自治区更是声名远播。可以说,申三创建后,逐步脱颖而出,成为了荣氏企业中的佼佼者,以至于申新各厂乃至全国众多纺织厂前来学习,成为中国民族纺织业的典范。

  正当申三蒸蒸日上之时,1937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申三作为一家中国民族纺织企业遭受了严重劫难。当年10月,申三设在火车站旁的棉花仓库遭到日机轰炸;11月日军侵占无锡后,轧花厂、布厂、清花间和许多纱、布成品又被日寇烧毁,直接损失达700多万元(法币)。1938年,驻锡日军将申三交给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代管,申三沦于敌手。但因申三遭受破坏太大,日商虽花了很大力气,勉强整理出几千纱绽,仍无法开工生产,只能让申三暂时停业搁置。直到1943年7月,在“补偿”日商巨额代管费后,才被日军“发还”,重新回归荣氏。

  抗战胜利后,荣德生亲自擘划申三的复兴工程,添购修机设施,到1946年6月已修复纱锭5万枚;并在1947年再次大规模引进设备,新建了纺纱新工场,就是后来的纺二车间。同时,新建办公楼、发电机房、仓库和餐厅、宿舍等生活设施,可谓工程浩大。由此,抗战胜利不到3年,申三面貌就焕然一新,1949年的《纺织建设月刊》曾刊登了《漫谈申新三厂》一文,叙述了当时的复兴景象。

  1948年解放前夕,国民政府几次三番派人传话,要荣德生作好准备,随时跟随政府转移。荣德生为了表明留在无锡的决心,故意乘坐黄包车在无锡城里兜了一圈,让各位明白他没有走。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申三有二纺一织3个生产车间,共有纱锭97296锭、布机708台,是当时江苏省最大的棉纺织工厂。解放初的申三,一方面积极稳定生产,另一方面对旧的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废除“抄身制”、进行工时改革、民主改革等等。

  解放初,申新三厂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建立了21个车间委员会,《工人生活》1950年4月1日专门作了报道。

  到1953年,党中央作出了两个重大部署:一是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进入计划经济时期;二是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中就包括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而在前一年的1952年7月29日,荣德生先生因病逝世。所以,申三作为无锡市第一批对私改造试点企业,1954年4月由荣德生之子荣毅仁向市人民政府提交了公私合营申请。当年8月1日,企业正式公私合营,改名为“公私合营无锡申新纺织厂”,荣毅仁担任了合营后的首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申新三厂职工热烈拥护公私合营,《工人生活》1954年7月25日专门作了报道。

  公私合营后,无锡申新纺织厂产量质量水平提升,企业经济逐步发展,但由于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运动频繁,到1966年“”爆发,大字报、破四旧、武斗,动乱丛生,工厂正常生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在“”爆发的那年,工厂更名为“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

  改革开放后,无锡一棉焕发出了新的生机。1979年,与香港长江制衣集团下属的香港黄埔江纺织有限公司共同兴办了全国棉纺织行业第一个来料加工补偿贸易项目。1984年与香港长江制衣集团再度合作,成立无锡市棉纺织业首家合资企业“无锡新联兴纺织有限公司”。1992年规划实施投资4000万元的老厂改造,开始了企业新一轮技术进步的步伐。1993年创办了“无锡长新纺织有限公同”“无锡长新房地产有限公司”等3家合资企业,成为当年无锡市引进外资最多的企业。同年成为全行业首批13家之一、江苏纺织唯一拥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1998年初,无锡一棉租赁了苏北兴化纺织厂,迈出了管理扩张的第一步。2003年,先后承包、托管、协管了埃塞俄比亚阿瓦萨纺织厂等6家企业,成为发展势头强劲的成长型企业。2002年、2004年先后与香港长江制衣集团合资创办“无锡长江精密纺织有限公司”“无锡扬子江精密纺织有限公司”,成为当时国内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纺纱工厂。2010年无锡三棉并入无锡一棉,成为一棉属下的一个分厂——“三棉分厂”。2011年,无锡一棉又托管了无锡庆丰(大丰)纺织有限公司。

  2011年,无锡一棉创建了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联合评选为“全国纺织工业两化融合突出贡献企业”和“全国纺织工业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015年,无锡一棉又率先进行“基于传感网的高效纺织能力”管理体系创建,首批成为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贯标企业,并获“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荣誉。2002~2015年,无锡一棉新厂园区的生产规模比老厂扩大了5倍,但人员却减少了四分之三,全厂万锭用工达到了25人的国际领先水平,劳动效率从始至终保持全行业第一

  在保持中国棉纺织行业排头兵企业地位的同时,把一个传统型的纺织企业改造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纺织企业。

  声明:转载此文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通过私信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大家准备好:不出10年,燃油车或将变得“很难用”,原因很线岁马伊琍宣布再婚!女儿已改口叫“爸爸”,文章竟这样回应……

  幼儿园老师正在安排任务,小朋友们抱着老师狂亲,老师:毫无威严可言!!!

  孩子上学以后,就生活在同学的眼光里。为了让同学高看一眼,他什么都敢干。所以要建立边界感

...